2、二戒以假作真
旅游购物是异地消费,多属于旅客在旅游地的一次性消费。卖主因而不必在招徕回头客上多下功夫,赚一个是一个。而许多旅游商品因其质地和艺术价值难以像一般商品那样定价时有明确依据可循,而且也难以货比三家,对其实际价值作出正确估计,所以,要特别当心卖主的商品以假乱真。
以假乱真首先是指用低廉的假货代替高价值的商品,这类情况以珠宝为多。以假乱真的另一个方面是以次充好。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特色旅游商品的原产地。对游客而言,如何辨别真伪和质量的优劣相当重要。
许多旅游者去一些历史名城旅游,常有兴趣光顾古玩市场。而在古玩市场有不少店家专门经营一些现代的仿制艺术品,游客去古玩市场购物时,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弄清楚商品的真伪和年代,否则,最好就只当参观一回,或至多买一点明确标出是仿制吕的现代工艺品。
3、三戒贪图便宜
不少游客到旅游地买地产工艺品、纪念品等,一方面是求其正宗,另一方面则认为在当地买价格比较低,其实不然。原因有二:一是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质量和价格一般成正比,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二是旅游地游客大多实现的是“超前消费”,旅游地的商品比非旅游地的贵,便是“超前消费”导致当地物价较高的原因。针对游客“难得出来潇洒一回”的心理,旅游商品价格不低就是正常的了。
在“人间天堂”的杭州各大旅游景点,手拿肩背所谓“龙井茶”的卖茶人比比皆是,卖茶的店铺也琳琅满目。卖主引诱游客上当的方法是以低价卖出市场上百十元一斤的“龙井茶”。而游客的心理是来到“龙井茶”的故乡,当然要带上这种中国精品回家。而且这里价钱应当比较诱人,尤其听到小贩报出的价钱,好的才几十元一斤,便心下大喜,但脸上绝不表露半分,并摇头嫌贵,作拔腿欲走状。小贩这时便好言好语上前降下茶价,讨价还价后,游客心满意足地买了一大堆十元一斤的“龙井茶”,暗自欣喜时,却不知即使这么低的价钱,还是被小贩大赚了一笔,待回家经知茶人一看,才知道这“龙井茶”其实是三文不值二文的一堆树叶子。
综合分析一下,贪图便宜遇到陷阱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是贪图“打折”而高价买假货。
二是明知有假,但认为功能相似,只求便宜而买了假货。
因此,游客发现与实际价格相差较多的商品时,任凭卖主怎么鼓动,也要坚定立场,不要妄想自己拣个大便宜。游客应该切记,在旅游地买特产,价格是一把尺子,对很多不内行的人来说,质量只可能被价格反映出来,只因贪图便宜而忽视真假、质量,常常会中卖主的圈套,得不偿失。
4、四戒冲动购物
不少游客在旅游时,心情轻松,易受外界的影响,即使平时小心谨慎,也不免会冲动购物。冲动购物的结果往往是买了假货、劣质货,到时悔之晚矣!造成购物冲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从众心理造成的购物冲动。由于旅游者大多数是结伴而行,一个旅游团队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在旅游途中,因为急于买旅游纪念品和物美价廉的特产,往往团队中一个或几个买了某种旅游商品,大家的购物欲望立刻被调动起来。而导游和商家很会利用游客的这种从众理。他们竭力说服团队中一两个游客购买商品,然后许以游客认为的低价,并说什么“低价卖给你,就算请你回去多作作宣传也好”。在买比较贵重的商品时,从众心理最容易导致集体上当。
第二是受别人言语激将而冲动购物。言语激将一般有“捧”和“损”。针对大多数人或多或少的虚荣心,卖主总会从各个角度加以吹捧。如对年轻女子,赞赏其容貌、衣着等;对中年人,称赞其气度不凡,想必是事业成功人士;对老者则赞其精神健旺等。在游客被捧而暗自得意时,卖主会指着他的商品,鼓动道:“这个最符合您的身份”或“小姐戴上这个会更漂亮”等等。在将信将疑间,他们又进一步加强攻势,糖衣炮弹加上神吹胡说,许多 |